玉溪师范学院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助人者:谁最可能帮助别人(第二节)

院校:玉溪师范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2-07-25 17:19:19

     (二)助人者:谁最可能帮助别人


     有些人即便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仍然会帮助别人,有些人在有时间也有能力的情况下仍然不会帮助别人。事实上,在助人行为上,的确存在个体差异。


     1.个体差异:利他人格

     是不是存在一种利他或者亲社会的人格或者品性,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哈茨霍恩和马克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研究的对象是1万名小学生。他们假设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包含亲社会的人格特征。哈茨霍恩和马克梅开始观察这些孩子身上的助人行为,包括给住院的孩子找故事和图片、给慈善事业捐献、给有需要的孩子送小礼物等。结果发现,在一种情况下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小学生(如给住院的孩子找故事和图片),换一种情境就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一种条件中助人和另一种条件中助人之间的平均相关只有0.23。此外,对儿童和成人的研究表明,利他主义人格测试分数高的人未必比分数低的人更有可能帮助他人。这意味着即便你看到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中是多么乐于助人,也应该明白,换了另外一种情境,他可能就是不作为的旁观者。总而言之,要理解人类的行为,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个体人格和环境特征两大因素。也就是说,研究者一直没有找到一种人格特质能对助人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2.性别差异:男女有别

     想象这样两个场景。

     场景1:某人上演大无畏的英雄戏码,与歹徒英勇搏斗。

     场景2:某人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社区孤寡老人的生活。


     你觉得场景1和场景2的主角的性别可能是哪种?研究发现,在场景1中主角更有可能是男人,在场景2中主角更有可能是女人。事实上,所有的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和行为都有不同的规范,男孩和女孩在成长中不断学习。在西方文化中,对男性的性别期望包括了骑士风度和英雄主义;对女性的性别期望则包含了对他人的关怀,对后代的养育,以及与亲属保持良好的长期关系。因而,男女两性在助人行为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172项大约包括了5万名男女被试者的助人行为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面对的求助者是陌生人并且情境有潜在危险时,男性更常伸出援助之手;但在安全的情境中,如自愿帮助研究者做实验或者花时间陪伴残疾儿童时,女性更乐于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