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成考函授《宪法学》学习课程—首都

院校:广东科技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10 10:29:56


    首都

    首都,又称国都、首府、首要城市或行政首都。我国古代又称首都为京城、京师。首都通常是一国政府所在地和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其中第一项规定;“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1954年宪法确认了这个决议,但将“国都”改称“首都”。后来的三部宪法也作了相同的规定,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和文化古都。在文字记截中,此地最早被称为“的”,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氽年的建都史。西周时,北京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燕国的都城。白金朝起,正式迁都燕京,改称中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元朝、明朝、清朝先后在北京建都,北京又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我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发源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俞开始的五四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二·九”运动,都先后在此发生并影响全国,使北京成为全国革命运动的先锋和旗帜。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平定北洋军阀,将北京改名为北平。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成为首都。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个美丽而文明的北京展现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出台。该规划明确了首都北京的战略地位,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四个中心定位。该规划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衔接,明确规划:到2020年,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将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北京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到2050年,北京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