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工具

院校:安徽医科大学 发布时间:2025-03-05 09:50:23


    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工具

    在凯恩斯主义之前,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为政府的各项开支筹集资金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在凯恩斯主义之后,财政政策作为国家职能部门进行需求管理的重要工具,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西方国家的财政政策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选择:

    第一,财政收人政策,主要是税收。包括税收的形式、手段、税种、税率起征点、征收范围、征收对象以及财政收入政策的实施应达到的目的等。

    第二,财政支出政策,即财政支出比例、数量、方向、用途以及财政支出政策的实施应达到的目的等。

    第三,赤字政策,即确定赤字的规模和分配。世界各国的财政政策运行规则有其共同的地方,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各自收支体系,编制年度财政预算并向立法机构汇报其执行情况各自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公债和偿还公债等。

    (一)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收人基本来自各种税收,大体可分为三类,即财产税、所得税和货物税。

    财产税是对不动产、房地产即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所征收的税。

    所得税是指对个人或公司的收入征收的税,如个人的工薪收入和股票债券存款等资产的收入。公司的利润税、财产税和所得税又称直接税,是由纳税人负相不能转嫁给别人的税。

    上述两种税收一般属于累进税,即财产和收入越多,边际税率累进地提高。货物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货物征税,如营业税、消费税。货物税又称间接税,因为原来的纳税人即生产商和销售商可以采取提高售价的形式,将一部分税收的负担转嫁给最终消费者。这种税通常是按固定不变的税率征税;故称比例税。比例税具有累退税的性质,因为从纳税的负担来看,富人收入中纳税的份额与穷人收人中纳税的份额相等,但是,相对累进税而言,富人的纳税比例实际上却是在下降。

    (二)财政支出政策

    按照国民收人核算体系分类,财政支出大体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大类。政府购买作为计人GNP的四大需求项目(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余额)之一.根据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包括购买军需品、警察装备用品、机关办公用品以及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薪金。

    政府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支出、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以及公债利息支出等。

    财政对某个领城增加税收,该领域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而增加对某个领城的支出,则这个领域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财政将这种收支的效果运用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运用于有污染或没有污染的经济领城,从而实现调整产业结构、平均财富分配以及缓解环境污染的目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