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形象,指反映企业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比如企业的店徽、店旗、商标和特定的店面装饰、结构布置等。
(2)人品形象,指企业人员通过培训学习,在待人接物、处世态度和工作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3)管理形象,指管理行为的表现形式,如组织形态、工作程序、交接班制度、奖惩方式、领导指挥方式等。
(4)礼仪形象,指企业中人际关系的礼貌惯式和庆典活动上的礼节规范。
(二)企业礼仪
企业礼仪是企业的精神风貌。它包括企业的待客礼仪、经营作风、员工风度、环境布置风格以及内部的信息沟通方式等内容。企业礼仪往往形成于企业的传统与习俗,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它赋予企业浓厚的人情味,对培育企业精神和期造企业形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企业礼仪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工作礼仪,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以及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如年会、展会、店会、表彰会、职代会、培训会、新闻发布会以及技术、生产、销售合作签约仪式等,处处体现着札礼仪。
(2)生活礼仪,是企业开展的与员工生括直接相关的各种文体话动或关怀活动礼仪,如企业的运动会、联欢会、讲演会、茶话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密切员工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和企业目标的传播。如在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每逢圣诞节、公司纪念日,总经理都给全体员工寄发贺卡;员工过生日时,总经理寄去贺信,并亲笔写下贺词,然后郑重签名。员工进厂1周年、3周年、6周年、9周年时,总经理奉送比较贵重的首饰,当员工工作15周年时,将得到一件镶有钻石的首饰。
(3)节庆礼仪,是指企业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活动仪式,主要包括公司的活动庆典和公共节日庆典。公司的活动庆典主要有:公司成立的周年庆典,公司成功开发出重要技术或新发布产品的庆典,公司分公司或子公司成立的庆典,公司重要计划目标达成庆典,新生产线投产成功庆典,等等。公司公共节日庆典主要包括: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庆典,行业性的节日庆典,等等。庆典活动是连接企业与员工、集团与分属企业、企业与社会的重要纽带。
(三)企业礼仪工作要点
礼仪工作是企业全部工作中一个必要的内容,它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企业的礼仪工作,不仅对企业本身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且对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企业礼仪工作有特定的原则,主要反映在以下三点:
(1)诚信平等。诚信和平等的原则,是企业礼仪工作的第一原则。诚,指的是真心诚意的友善表现;信,指的是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平等,指的是人格的平等、企业间关系的平等以及礼仪活动中各方所执之礼的大体相当。
我们知道,礼仪有形式和手段的成分,但在这形式和手段的成分中,首先应当体现的是企业的真诚情感,不虚伪做作,不吹牛诓骗。在交往中能正确认识对方,相信对方,并给对方机会。诚信就要讲信用。现代社会,信用是任何组织或个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关系到组织或个人的形象,形响到市场的竞争力或个人的亲和力。企业行为的守信,即要遵纪守法,它关系到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在交往中,只讲一团和气而不讲原则,只讲亲膝关系而不顾制度纲纪,将正常的交往庸俗化,在声色大马、灯红酒绿中形成的交往关系和达成的交往目的,都不是健康诚信的交往礼仪,而是互相掣肘,互相利用,是与礼仪本身的内涵背道而驰的。
礼仪的平等是诚信的派生,精神上真诚守信了,行为上才能体现出平等。没有平等,交往中的礼仪就成了施恩与受恩,会使受恩一方产生精神上的压抑和人格上的屈辱,礼仪变形为枷锁,牢牢地套住了一方,使一方企业在受恩时也受制于对方。因此,平等不仅是人的尊严的平等,企业地位的平等也是平等的内容之一。现代社会讲究共同发展,诚信平等就是共同发展的前提。我们强调诚售信平等,将之作为企业礼仪工作的首要原则。
(2)规范有节。礼仪工作非不是康伪的客在,而是现代社会文明交往的客观需要。因此,企业礼仪要合乎规范,切合场最,表现活度有节,规范首先要使礼仪行为符合国际惯例、社会规则,无论是涉外交往还是国内交往,都要注重这一点。任何一种礼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则,体现着一定的文明精神。有些不成文的国际惯例却是礼仪工作的基本要求,如交往中要为各方的内部情况保密,交往各方要在公平的基础上竞争,不得向自己现有客户的竞争对手提供服务等,这些都是企业礼仪的规范。只有以真诚的热情来规范地表现礼仪,才能达到礼仪的目的。企业礼仪规范还要求企业礼仪行为与不同的外部环境相配合。不同的礼仪要求有不同的情最,一旦这情景呈现为适应的外部环境,,必应以积极的态度响应。如庆典活动的情景是热烈、喜庆的,在这个织围中,企业人员的服饰、神情、语气都应与环境氛围相配。这不仅规范了外在表现,更在素质修养上提升了员工的档次。
除了执礼要规范外,企业礼仪工作还应注重适度有节的向题。适度有节就是礼仪表现要恰到好处。企业的礼仪规格要与对方企业地位相应,如接待规格,对方是董事长,我方也应由董事长出面。一般说来,主方身份可略高于客方,以示对客方到访的重视和诚意。但主方身份若低于客方,则是失礼怠慢的表现。赠送礼品也应与企业地位相吻合。企业礼仪的目的是为亲睦合作伙伴架起沟通的桥梁,所以礼仪的表现应该从容、自然、不失态、不失格,看重自己的利益又尊重对方的利益,关注当前而又着眼长远。这些分寸的把握;必须在企业礼仪工作的长期实践中才能摸索出经验来。在适度的同时,“有节”表现为企业相关人员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充满信心地与人交往,不自卑胆怯,委曲求全,但要严于律己,自我约束,自我修正,从而在礼仪工作中把握好分寸,视具体情况的不同,使用相应的礼仪。
(3)与时俱进。礼仪本身是具有社会性和发展性的。任何礼仪都深深烙着时代的印记,应社会需要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变革。企业礼仪在当今社会自然应更多体现它的这种与时俱进的品格,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使企业礼仪成为企业行为的重要规范。要做到这点,企业首先应具有包容的精神。
人际交往倘不能包容,是很难和睦相处的,企业亦然。包容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由于企业面对的是社会,接触面广,各色人等形形色色,所以在企业的礼仪工作中,一定要善于包容,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的朋友,使企业有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不能包容,也就谈不上进步,谈不上跟上时代的步伐。
包容不仅是被动的容许和接受,还包括主动的纳入和汲取,所以企业在礼仪交往中应更多地学习对方,达到互补的目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东西部交融更深入、更广泛,随着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涉外交往日趋增多,企业的礼仪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人员要主动积极地学习其他地域、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礼仪文化,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礼仪工作水平,促进礼仪文化向更新更高的层次发展。
礼仪本是一种文化积淀,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可以促进对对方文化的理解有利于交往的深人进行。在礼仪的互相学习中,还可以改进自己礼仪行为中的一些陈规陋习或繁文缛节,使礼仪发展更趋向文明简洁。礼仪习俗的互相碰撞,又可以催生新的礼仪,使礼仪的沟通面更纵深,适用面更宽广,更好地为文明的发展服务。故步自封,排斥或敌视其他地域、国家或民族的礼仪文化,无端轻视或怀疑对 方企业的真诚礼仪行为,是可笑和愚蠢的。它反映的不仅是礼仪的局限,更是心理的狭隘和文化的浅薄。所以,讲礼仪,就一定要随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将企业紧紧融合到社会发展交流的过程中去,与时俱进,,从而发展企业。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律已、敬人、平等、宽容、真诚、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