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成考函授《广告策划与创意》学习课程—叶茂中策划案例之赶集网

院校:石河子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2-18 09:15:18


    叶茂中策划案例之赶集网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湖骑着去赶集”当姚晨骑着毛驴,一边哼着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毛驴》儿歌,一边扯着喉咙喊出那句“赶集啦.”之时,电视机前的观众,地铁里的乘客,等待电梯的白领,计算机前的网虫,在哈哈一笑的同时也记住了“赶集网”这个原本相对陌生的网站。

    赶集网的确火了,看竞争对手的动作就能看得出来,百姓网针对赶集网这则让人过目不忘的广告片立马在当年春节期间就注册了个“赶驴网”,想着能蹭个东风,混淆视听抢抢赶集网的风头。同时,有数据显示,在当年春节期间赶集网的流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走势。

    彻底走出之前与百姓网、58同城等同类生活信息分类网站的均势。这样一种爆炸性的增长,不仅解决了赶集网现阶段的问题,且对叶茂中策划机构赶集网  项目组的成员来说,更是对决战春节档的传播策略及“小毛驴”创意价值的最大肯定。叶茂中策划的三个借力如下。

    1.借力优质资源,抢占最具“赶集”特征的声音和形象载体“赶集网”这个名字取得好,但是这个有着好名字的“孩子”却一直没有一个让人印象  深刻的形象符号或声音符号。如何在消费者脑海现有的资源里找到最能吻合赶集网的声音符号或形象符号,借力现有的优质资源,正是创作的第一件工作。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一只可爱有趣的毛驴,既有不可复制的声音识别性,又具备了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这首被传唱了几十年的童谣,70后80后90后都相当有共鸣,最关键的是,还与赶集网有着天衣无缝的关联。为了强化传播效果,在创意中还为小毛驴设计了一个不堪重负而发出的独特的“驴叫声”,使创意增加了极强的独特记忆点。

    2.借力“微博女王”,牵手最当红的网络红人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用“微博女王”一姚晨,在创意中与小毛驴进行互动,用姚晨的声音说出“赶集网,啥都有”。姚式幽默可以充分演绎出现代人骑驴赶集的趣味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广告的传播力与品牌的公信力。拍摄当天,第一个大分贝的“赶集啦.”镜头,特地用广角镜头放大姚晨的大嘴,而姚晨的表现也实在是可圈可点,拍打着驴屁股向前,对着驴耳朵念出一长串快板似的广告片旁白一“赶集啦!赶集网,找房子、找工作、找装修:找宠物、找保姆、找搬家;买卖二手货;赶集网,啥都有!”

    3.借力黄金时段,决战2011年春节档在大多数人眼里,于春节档进行大规模投放必然要冒很大的风险:

    ①传播成本非常高;

    ②各类影响投放质量的广告干扰也非常多。

    但在现在看来,对于赶集网这样的生活信息分类网站来说这却是个不能错过的好机会:

    首先,春节期间,平时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打工族都有闲暇时间看电视上网,广告传播的到达率较高;其次,春节期间也是生活信息分类网站最能满足目标用户各类需求的黄金时段;最后,细水长流式的传播策略也不适合这类网站的传播,集中爆破式的投放更能吸引潜在用户的点击,因为用户上了就不会“跑”。

    企业决定在2011年春节集中投放,春节期间赶集网广告在央视1套、3套、6套全天候滚动 播出,同时,还配合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3个当时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中进行了投放。于是,一支春节期间最火的广告就此诞生。短短半个月的媒体集中投放,赶集网的注册用户最不仅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传统市场完  成了爆炸式的增长,更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质的飞跃,在生活信息分类网站中逼遥领先。而在生活信息分类网站的竞争中,绝对的用户量就是绝对竞争力。

    案例分析

    该案例有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利用重复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在这则视频广告中,代言人姚晨用同样的语调和语速介绍了赶集网的内容,加深了消费者的印象。此外,在春节期间密集播放,也加深了观众的印象。

    其次,正确选择了代言人。作为一家网络公司,最好的代言人当然是在网络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明屋,姚晨作为“微博女王”,是赶集网最好的选择。网络上的明星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兴趣。关注她,就是关注最前沿的网络信息。因此,姚晨的影响力、号召力和信任度能够引来公众的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