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27日,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组织7人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指导老师卢骥的带领下来到永安市,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历史陈列馆、永安林改陈列馆、霞鹤美丽乡村、培竹猴王谷、国立福建音专校史馆……在每一个实践点上,实践小分队的队员们零距离接触永安,追寻红色足迹、沐浴改革春风、解码乡村振兴、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们还以自己专业的音乐知识,时不时哼上几句旋律,与点上风景形成共鸣。
“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白军士兵要求北上抗日去”“反对国民党出卖华北”……在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的厅堂、房间、过道墙壁上,红军标语和漫画真实印证着红军的足迹。看着这一条条保留清晰的红军标语,实践小分队队员们现场体会到当年共产党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手枪,与敌人进行艰苦斗争的。
1934年7月6日,由红七军团改编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江西瑞金,经福建长汀、连城等地,于7月15日到达永安小陶。同日,中革军委发布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北上抗日先遣队发表了《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等宣言、文告。由此,永安成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集结出发地。
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历史陈列馆,红军长征路上“第一缕红飘带”这段历史通过展馆再次回放,实践小分队队员们身临其境,感受颇丰。“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90周年,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如何在前进道路上巩固思想基础、激发奋进力量?这些革命先辈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给予了我们启迪,也为我们今后音乐创作积累了一些思想源动力。”卢骥说。
音乐是时代的脉搏。走进福建永安抗战文化公园的国立福建音专校史馆,广场白色围墙上跳跃着的五线谱音符,格外引人注目。“看到展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听着一个个感人故事,我们好像聆听到流淌在烽火年代的激昂旋律。”实践小分队队员们纷纷表示。
一“红”一“绿”,都是永安亮丽的底色。实践小分队队员们还走进永安林改陈列馆、霞鹤美丽乡村、安砂培竹猴王谷等地,现场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带给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探寻永安市在深化林改上,围绕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推出了全域旅游、林票改革、林业碳汇开发、森林康养产业等一系列举措。
一路寻访,一路风光。每到一处,实践小分队队员们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这种情感上的升华物化为一场高水准的“踏初心足迹,寻来时之音”永安之夜专场音乐会。
7月24日晚,永安市聚得乐音乐厅内格外“浪漫”,永安市音乐爱好者与实践小分队队员们共赴一场夏日音乐之约。
黑白琴键、跳跃手指,当熟悉的旋律在音乐厅内响起,在场的每一位成员都沉醉其间。女高音独唱《故乡》《血肉长城东海上》、钢琴独奏《清江河》、小提琴独奏《牧歌》、男中音独唱《满江红》《嘉陵江上》……音乐会上,一首首曲目接连上演,琴声时而悠扬美妙,时而跌宕起伏。这7位来自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的学子们以其精湛的琴技,动听的歌喉,通过音乐,将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让观众在音乐中领略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在一首抗战期间创作的《永安之夜》歌曲中落下帷幕。“我一直从事音乐教学,也一直在创作音乐作品。”永安三中音乐老师乐开丰说,“今天能与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共同举办这场音乐会,太激动了。”
以乐为媒,生“声”不息,音乐可以跨越区域传递情感与思想。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直以来,永安都在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在永安的绿水青山间,这场音乐会不仅与他们在永安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的脚步同行,同时也奏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交响乐。
信息来源:集美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烨滢 (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魏兴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