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一章第三节学习课程-学前儿童健康袭育的意义

院校:红河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19-11-08 14:32:08

    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根据学科的目的、特点和有关要素确定其研究任务和内容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学前儿童健康袭育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证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和保证学前儿童在体、智、德、美几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必须有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措施的保证,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平时可以看到,体弱多病的小儿,表现出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又易疲劳,而健康的孩子则精力充沛、活泼敏捷、理解力强、学习轻松、注意力集中而持久。这说明身心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重视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使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方能保证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
    学前儿童时期,身体和心理处于不断生长发育阶段,机体的免疫功能还不健全,容易感染多种传染病,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不成熟,比较娇嫩,易受损伤。小儿心理发展迅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多种行为问题和心理异常。例如,小儿的骨骼尚处于骨化过程中,如不注意坐立走的姿势,就容易发生脊柱弯曲变形,营养性贫血在7岁以下小儿中患病率也较高。据1985年统计,北京市有1/3的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这显然不是生活条件造成的营养缺乏症,而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孩子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缺乏造血物质而导致的营养性贫血。由此可见,小儿不仅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而且还需要合理的喂养。
    1977年WHO报道,发达国家3~15岁儿童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问题约占5%~15%,在发展中国家虽缺乏发病率的资料,粗略估计也差不多。英国北伦敦区3岁儿童中心理卫生问题严重者达1%,中度者和轻度者分别为4%和15%,以个别问题为例,言语发育迟缓或讲话困难者占1%~5%,智力正常而读书困难者占3%~10%,严重智力低下者占4%,而轻度者占3%。我国有不少地区进行了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如南京1981年在城市和郊区1246名学前儿童和小学生中调查,发现挑食偏食者占34.1%,依赖性强者占21%,情绪不稳定者占16.8%,言语粗鲁者占2.5%,常吮吸或咬指甲者占11.6%。1981年、1983年上海市儿科研究所调查3岁学前儿童485人和5岁学前儿童571人发现口吃者占6.1%,好打架者占9.5%,脾气发作者占3%,任性者占32%。以上统计资料表明,学前儿童期容易发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的问题或疾病。因此,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消除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减少发病率,对促进学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