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八章第二节学习课程:模仿法

院校:昭通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0-02-24 09:45:00

    三、模仿法
   (一)模仿法定义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儿童自出生以后,从未停止过他从生存其中的社会环境进行学习的步伐。家人、教师、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环境、人文环境,甚至社会大环境,都无时无刻不在渗透性地影响着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向我们展示:即使是年幼的婴儿,也具有惊人的模仿能力。例如,出生几天的婴儿能模仿父亲的吐舌动作。这些研究给我们的教育干预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
    模仿法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强调儿童通过对模仿对象(又称楷模)行为的观察学习,达到增强正常行为、消除问题行为的目标。在模仿法中,最关键的要素是楷模对儿童的影响力,这取决于楷模与该儿童的关系、楷模的特征以及儿童的心理需求状态等诸多因素。一个恰当的楷模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行为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下面的案例:冉冉是一个4岁半的活泼小女孩。她聪明、好动、热情,喜欢探索新事物。在幼儿园,她是个招人喜欢的孩子。有一天,在娃娃家活动时,老师突然发现冉冉很害怕玩具娃娃一—她一看见就立即跑开,即使老师在场引导,也不愿意看或者接近玩具娃娃。老师观察她一段时间后,发现冉冉对各类玩具娃娃都很害怕。这是一种比较持久、稳定的对特定事物的恐惧。
    老师请来冉冉的妈妈了解情况。原来,冉冉在六个月大的时候见到一种声控玩具,当时受到了惊吓,以后拒绝看到相似的玩具。而家人对她的异常行为并未在意,反而逢人就说:“我们冉冉不喜欢娃娃的。”这种特殊的情感经历,加上成人的语言暗示,最终导致了冉冉对玩具娃娃的恐惧。
    经过讨论,老师和家长决定采用模仿法帮助冉冉消除恐惧。首先,他们在冉冉开心的时候,陪伴她一起观看儿童与娃娃快乐游戏的图片、片段或者现场活动。开始的时候,冉冉还是害怕,慢慢地她就敢看了,但还是不敢碰娃娃。然后,老师找来她最信任的人在她面前表演和娃娃一起游戏的偷快场面。多次以后,发现内时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她已经和正常孩子一样喜爱姓了。
   (二)模仿法影响学前儿童行为的方式
    模仿学习既可以增强儿童行为,也可以削弱或者消除儿童行为。其价值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首先,帮助儿童习得正确的行为方式。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之所以改善起来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儿童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克服它。对于这个困难,模仿法有它的优越性。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情况真实发生的他人经验,这个经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甚至取代儿童无法亲自获得的个体经验。比如过度依赖家长的儿童,可能是他最依恋的人突然、短暂的离开让他不知所措,经历了情感上的挫折后,儿童再也不愿意有同样的体验。这种体验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儿童对成人缺乏信任。如果他看到其他儿童在面临同样的处境时的处理方式,并相信依恋对象在离开后总会回来的,他就会逐渐消除对依恋对象离开时的焦虑情绪。
    其次,冻结问题行为,解冻正常行为。儿童会无所畏惧地侵略他人、任性;
    或者无力地受制于恐惧、焦虑,这是因为他不曾感受过搞破坏的后果,也不知道冲出情绪束缚后会有怎样的积极体验。模仿法绕过儿童的直接经验,以他人的间接经验将他所缺乏的知识直观呈现,同样可以起到相应的效果。可以设想,儿童看到一个当众撒泼的孩子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玩具,而是被母亲训斥了一顿之后,他在想要获得自己想要的玩具、或处于类似情景中时,一定会考虑避免采用这种方法。
    最后,激发已掌握的良好行为。在这里,儿童在同一领域已同时养成了积极行为和不良行为,通过观察他人的积极行为,儿童进行同样行为的频率增加。例如分享,要求学前儿童与他人分享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虽然从道理上讲,儿童懂得要分享,但他并不一定有分享行为发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说:“大家有了好东西应该怎么做?”孩子们会异口同声说:“和小伙伴分享”,但遇到具体的情况就完全是两回事了。当然,儿童也会有分享的行为,如果他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分享,他的分享行为就会发生得频繁。
   (三)模仿学习的运用
    1.选择恰当的楷模楷模的特性、模仿行为本身的性质,会影响儿童模仿行为的效果
    一般来说,两类特征的楷模最容易激发儿童模仿的动力:一是儿童最崇敬的亲人、教师或英雄人物;二是和儿童各方面相仿的伙伴。不管是哪一类,都应该注意和儿童具体的生活紧密结合。模仿行为的内容同样如此,要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创新。
    2.综合运用多种模仿方法
    按照儿童与模仿行为的作用方式,可以把儿童的模仿分为视频模仿、现场般伤、参与模仿和想象模仿。视频模仿是指借助录像、电视和电影等资料呈现要摄仿的行为,例如请恐惧海生动物的儿童观看动画版海底世界或真实的海下生物情况。现场模仿与前者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和楷模的真实距离,后者更直实、接近。参与模仿弥补了前两种方法缺乏真实体验的缺陷,在让儿童进行二定观察的基础上,邀请儿童参与到示范行为中来。想象模仿从简易、方便操作的角度出发,借助儿童本身的想象能力,模拟真实的楷模对象与行为,对模仿者本身相应的认知能力要求较高。四种方法各有千秋,又互相补充,在实践中要综合运用。
    3.模仿要循序渐进
    通常情况下,单一楷模行为往往具有特定的情境性,而儿童的问题行为具。有跨越情境的一致性,我们很难去模拟这种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这就决定了借助模仿去实现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固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即儿童要将特定情境下观察学习到的行为迁移到所有的情境,形成一种稳定的情绪情感认识。所以,成人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要根据儿童在模仿中的改进状态不断提供支持。
    4.为儿童创设一致的教育环境
    既然只是外在观察和模仿,与儿童问题行为相一致的反面“楷模”同样可以影响儿童,抵消正面示范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和家长携起手来,创设一致的教育环境。例如,在幼儿园,教师要求儿童参与模仿同伴友好相处,但回到家中父母让儿童大量接触有攻击性行为的媒体资料,那么,家庭削弱或抵消幼儿园教育的现象就会发生。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