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专升本(动物学专业)第15章第3节学习课程-胚胎发育

院校:中原工学院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19-11-08 15:10:15

    15.3.2 胚胎发育
    文昌鱼在6-7月产卵,产卵和受精都在傍晚进行。卵径为0.1~0.2mm;含卵黄少,为均黄卵(isolecithalegg),受精卵进行几乎均等的全分裂(holoblastic)。文昌鱼的发育经历受精卵一桑樵胚一囊胚一原肠胚一神经胚等各个时期,然后孵化成幼体(图15-11)。
    15.3.2.1 卵裂和原肠胚的形成
    受精卵经过多次相互垂直的细胞等分裂后,许多细胞结成一个形似实心圆球的桑胚(morula)。桑樵胚在继续细胞分裂的同时,中心的细胞逐渐向胚体表面迁移,变成一个内部充满胶状液的空心囊胚(blastula),其中的腔称为囊胚腔(blastocoel)。囊胚上端的细胞略小,称动物极(animal pole);下端的细胞较大,为植物极(vegetative pole)。以后囊胚植物极细胞以内陷方式向囊胚腔陷入,最终与动物极细胞的内壁互相紧贴,囊胚腔因受挤压而消失,被新形成的原肠腔(archenteron)所代替。原肠腔以植物极细胞内陷所形成的胚孔(又称原口blastopore)与外界相通。原口相当于胚体的后端,相对的另一端为前端。此时胚胎已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分别称为内胚层(endoderm)和外胚层(ectoderm)。胚体表面长有纤毛并能在胚膜中进行回旋运动。此时的胚胎称为原肠胚(gastrula)。
    15.3.2.2 神经胚的形成
    原肠胚自前端沿背中线至胚孔的外胚层细胞下陷,形成神经板(neural plate),其两侧的外胚层细胞同神经板脱离,向中线靠拢并完全愈合,是将来的表皮部。神经板两侧向上隆起形成神经褶(neural fold),在背中线汇合成留有一条缝隙的神经管(neural tube),管内为神经管腔(neurocoel)。其前端以神经孔(neuropore)和外界相通,后端经胚孔与原肠连通成神经肠管(neurenteric canal)。成体的神经孔关闭成嗅窝,神经肠管也闭塞,因此神经管和原肠已互不相通。原肠在胚孔部形成肛门。此时的胚胎称为神经胚(neurula)。
    15.3.2.3脊索和中胚层的形成
    在背神经管形成的同时,脊索和中胚层也在形成。原肠背面正中出现一条纵行的隆起,即脊索中胚层,它与原肠分离后发育成脊索。脊索两侧的原肠出现一系列按节排列和随后彼此通连的肠体腔囊(enterocoelic pouch),以后与原肠分离,这就是新发生的中胚层。肠体腔囊所形成的空腔即体腔(coelom)。文昌鱼躯体前部的中胚层是以上述的肠体腔囊法所形成,与棘皮动物及半索动物相同;身体中后部(14体节后)中胚层是从一条独立的细胞条带发生,体腔从其中裂开形成。这种方式又与脊椎动物一致,由此可见文昌鱼在两大类动物中处于中间过渡的地位。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