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函授《保险学》学习课程-工业社会的分工与职业化

院校:河西学院 发布时间:2021-04-13 11:46:36

    工业社会的分工与职业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分工,到了工业社会,社会分工的程度更高了,社会分工、分层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都变得日趋复杂化。亚当.斯密的研究发现,工业文明的秘密在于“分工”,分工是财富的根本来源。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伴随分工的细化。从农业社会乃至原始社会开始,分工就不断发展。每一种新技术,每一种新产品、新行业、新产业、新的知识研究领坡,新的文化艺术形式,都带来新的专业和新的分工。老的分工有的被淘汰,但多数都被保留下来了。

    在前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其实质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所需的物品.动力来自人力和畜力,主要活动是同自然界打交道。而在工业社会,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生产自然界没有的物品,动力来自蒸汽和电力,分工是工业社会组织生产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活动是同经过加工的物品打交道。

    分工有三种:马克思把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的分工”;把社会内部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分工叫做“一般的分工”;把农业、工业部门内部进一步分成许多不同的部门叫做“特殊的分工”。后两种分工是社会内部分工,前一种分工是工场内部分工。在近代工业社会里,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是同时并存的,前者是在无政府状态中进行的,后者是在资本家的专制下进行的,两者密切联系、互相制约。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不存在的。

    为适应分工的需要,从事相应工种的人要接受专门的训练,需要具有专业所必备的职业理念、职业品质和职业规范,否则整个工业化的生产机器就无法得到正常高效运转。职业化是一个社会或某-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职业化成为主流,是社会劳动分工细化的必然产物。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管理活动从一般劳动中独立出来,则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表现。

    因为管理活动从一般劳动中独立出来可以有效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促进管理者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增长。由此,劳动分工的细化必然使得管理者走向职业化,最终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行政人员的职业化是与行政人员的专业化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确定无疑地把公共行政职业活动看作为专业化的社会活动。

    同时,由于公共行政体系变得越来越庞大和越来越复杂,行政分工也越来越细,行政管理已经不再仅仅表现为相对于其他职业的一种特殊职业,而是在行政管理这一职业活动中又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分工。行政机构的不同职能部门,把行政人员固定在特殊的管理职业岗位上,使绝大部分行政人员终生从事着某种特定的行政管理活动,这就是行政人员的专业化。